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突發6.8級地震,6日又發生3.2級地震。瀘定、雅安受災嚴重,部分房屋損毀,附近區域山體滑坡,道路阻斷,給救援造成一定困難。
根據《自然災害公共衛生應急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自然災害往往伴隨著大量的人員傷病甚至死亡,災后災區醫療衛生需求增加,飲用水和食品的安全性存在隱患,傳染病病媒生物及宿主動物發生變化,人群居住生活條件惡化以及區域人員活動頻繁,這些改變,均可能導致災后易發生某些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因此需要及時的對地震災區進行預防性消毒。
01
消毒、殺蟲、防蚊蠅和滅鼠
嚴格的消殺滅措施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地震災害發生后周圍環境一時難以恢復,此時利于蚊蠅孳生,按照消毒原則和殺蟲藥使用劑量對外環境進行多次消殺很關鍵。
對家庭的功能房間、以及其他易滋生微生物場所應做好定期消毒;對居民安置點、廁所每日消毒和殺蟲; 垃圾堆積點、食物儲存和加工地點等,需要每日進行消殺,滅蚊蠅和滅鼠。有資料顯示,消殺滅措施是衛生防疫工作中執行頻率最高的。
02
食品衛生
家庭或個人的食品,應注意食材的來源,并對食品蔬菜應該有效清洗,加強對食品餐具的清潔消毒。
對封裝的速食食品,應注意包裝嚴密、易于儲存。防范食用假冒偽劣、過期、腐敗變質食品; 盡量不食用生冷食品。
03
飲水安全
水源重建、臨時供水、水源管理和飲用水處理技術是災后飲水安全的控制重點。居民應使用經細菌學監測的水源,采取簡易、快速措施消毒可用水源,建議飲用和食用(做飯)瓶裝水。
04
疾病監測
一般受災地區的醫院(發熱門診和腸道門診)、居民安置點、村鎮會配備專職疫情報告人員,采取主動和被動監測方式開展每日疫情(傳染病癥狀或病例、食品安全和飲用水衛生情況) 直報工作。居民如感身體不適,如發覺有食物中毒腹瀉、高溫等跡象,可及時就進問診和處治。
除此之外,為防范疫情傳播,還要盡量減少去人員密集,衛生條件差的場所。在不足一周的中秋節前,發生此次地震,無疑也加大了衛生防控的難度。通過科學有序的震后防疫,可有效避免 “大震后必有大疫”的現象。為瀘定人民加油,愿平安!
聲明:本文章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僅用于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第一時間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