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如今高血壓患者是越來越多了,許多患者為了方便自己隨時掌握個人的血壓狀況,免去來回奔波的煩惱,就會購買電子血壓計,在家里自行測量。
但是在測量的過程當中也會遇到一些麻煩,比如說連續測量好多次,結果每次的結果都不一樣,心里一時有一些疑惑,難道電子血壓計真的不準嗎?
其實不管是醫生給你測量,還是你自己在家里測,只要操作得到電子血壓計是合格產品,那么數據都是準確的,至于為什么會出現偏差,也有一定的原因。
我國高血壓患者2.7億,半數自己不知
有相關數據顯示,在北京地區高血壓的發病率大概是35%,在全球的范圍之內,這一比例稍低,男性約為29%,而女性則為27%。
因為有一些患者在血壓升高時并沒有明顯的不適感,這也就導致高血壓的知曉率仍然是一個比較低的狀態。
在2016年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數據顯示,高血壓這種疾病的患病人數大概是2.7億,但是高血壓知曉率卻為46.5%,這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高血壓。
但是血壓長期升高,得不到控制,就會容易誘發一系列的嚴重并發癥出現,比如心梗,腦梗,中風等,所以知曉自己的血壓情況是非常關鍵的。
為啥電子血壓計連續測量,血壓會有差別?
很多高血壓患者或許都認為電子血壓計一點也不準,所以就打算去買水銀的血壓計,認為傳統的水銀血壓計會更加準確一些。
其實在正常情況下根本就沒有必要非得去選擇水銀血壓計,因為水銀血壓計體積大,用起來不方便,而且還需要專業的校準。
從方便和清晰的角度上來講,家庭所使用的電子血壓計,更適合大家平時在日常生活當中自行監測。
是用電子血壓計監測血壓前后的數據有一定的差別,難道是自己買的設備有問題嗎?電子血壓計不準,或許與以下這幾個原因有關:
忽略了4點,或等于白測
電子血壓計的類型、品牌不同
電子血壓計在剛流行時,質量良莠不齊,許多產品其實根本沒有通過國際方案的認證,但是因為不合格的產品價格更便宜,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這樣的血壓計。
除此之外,電子血壓計的種類很多,市面上常見的有無袖帶式、腕式以及手指式等,品種不同這就導致數據有一定的誤差。
在購買血壓計時,更推薦大家購買通過標準認證(AAMI/ESH/ISO)認證的,并且要選擇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這樣的血壓計測量出來的結果更加準確。
在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點,因為電子血壓計非常靈敏,而我們的身體的血壓在不停變化,所以測量的數據很有可能會出現波動,出現兩次同樣測量值的情況是非常罕見的。
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的測壓方式是采用的示波法,因為比較靈敏,所以并不太適合心律失常者,過度肥胖者,脈搏極弱,帕金森氏癥患者,心率低于40次/分和高于240次/分的病人,嚴重呼吸困難和低體溫病人以及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等血壓急劇變化的病人。
對于以上這些人,電子血壓計測量的結果或許和實際血壓有一定的差距。
身體的血壓在不斷變化著
對于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而言,血壓會隨著季節,時間,溫度,情緒等因素而出現波動,而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則會更大一些。
一個健康成年人一天之內也會隨著時間、溫度、季節、情緒等會有15—30mmHg的血壓波動,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則相對更大。
而右上肢血壓與左上肢血壓的數據一般會相差2—4mmHg,下肢血壓比上肢高20—40mmHg。
測量方式出現錯誤
還有一些人在測量血壓時,喜歡把血壓計的袖帶放在肘關節的部位,讓它不能完全貼實于上臂,這樣就會容易導致空閑較大,會容易帶來誤差出現。
除此之外,在測量血壓時,身體移動以及肢體活動也會影響到血壓的讀數和準確性。
如果想要獲得準確的數據,建議家庭測量時測量2~3次,取一個平均值兩次測量中間要間隔三分鐘以上,并且也要保持體位和部位一致。
為什么在醫院測量血壓會比在家里高?
影響血壓測量的因素是多個方面的,許多患者在醫院測量血壓時,會感覺比在家里要高許多,其實這很有可能是白大褂高血壓因素在作祟。
其實就是高血壓患者在醫院看到穿著白大褂的醫生以后,會出現精神緊張,心率加快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而在家中,大家的心情一般是比較放松平靜的,這樣血壓就會是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就會容易導致血壓出現一高一低的現象。
所以很多高血壓指南也比較重視家庭自測血壓,或者是在醫院自助使用血壓計所得出來的結果,這樣不僅可以加快看病效率,也能夠減少患者的緊張感。
測量血壓時,到底應該用哪個手呢?
有一些人會習慣測量右手,有一些人則習慣測量左手,他們認為心臟在左邊測量,左側會更加準確,其實并非如此。
如果你是第1次測量血壓,一般醫生會建議你兩只手臂都進行測量,以最高的那一側為準。
結語:總體而言,電子血壓計是非常好的一款測量血壓的工具,使用簡單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否則就會容易出現血壓不準的問題,產品需求請咨詢山東博科。
聲明:本文章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僅用于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第一時間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