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一種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足月兒發生率在50%-60%左右,早產兒的發生率更高,在80%左右。如此高的發病率,需要每一個準爸爸、準媽媽高度重視,那么有關新生兒黃疸的那些事,你真的了解么?
什么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指的是:寶寶出生數天后體內的紅細胞破碎,產生過多的膽紅素,超過了肝臟處理的能力,通過血液循環到皮膚粘膜,使身體表面顏色變黃的過程。膽紅素是人膽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黃色,有毒性,可對大腦和神經系統引起不可逆的損害,造成神經系統的永久性損害,甚至發生死亡。
引起新生兒黃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血細胞的破壞增多
剛剛出生的嬰兒,不再需要跟母親進行血液的交換,不再需要那么多血細胞,或者一部分的血細胞破壞,造成的黃疸。
肝臟功能發育未完善
肝臟的功能還沒有得到完善的發育,剛剛出生的時候還不能夠消化那么多破壞的血細胞,因此也會引起黃疸。
新生兒黃疸有哪些類型?
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是由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所致。新生兒出生后,開始自主呼吸,肺循環建立,有充分的氧氣供應后,體內過多的紅細胞開始被破壞,血紅蛋白被分解后產生大量未結合膽紅素,因為新生寶寶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結合膽紅素不能經肝臟代謝而排出體外,在體內越積越多,從而使皮膚、黏膜等組織黃染。隨著紅細胞破壞的減少和肝酶的成熟,未結合膽紅素逐漸被代謝并通過腸道和泌尿道排出體外,黃疸也逐漸減輕并消失。
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較早,出生后不到24小時即可出現,而且黃疸一旦出現之后,短期內寶寶皮膚的顏色會迅速加深,且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寶寶會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嗜睡、吸奶無力、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這說明黃疸可能已經侵犯到腦神經中樞。有些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反而過遲(生后5天以后),或者久延不退,或減退后又復加重,碰到這些情況,都要盡早到醫院診治。
母乳性黃疸
引起母乳性黃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較高,膽紅素在寶寶腸道內重吸收引起的,也與母乳不足,喂養不當有關系。母乳性黃疸一般在兩周內消退,如果兩周后黃疸不消退,就要停食母乳,如果寶寶出現了精神不振、嗜睡、吃奶困難,甚至抽搐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平時要注意寶寶皮膚的護理,防止破損或感染。
新生兒黃疸如何治療?
新生兒黃疸目前有幾種主流的治療方法,首選的是藍光治療,照射藍光可以將新生兒血液中脂溶性的未結合膽紅素轉變為水溶性異構體,不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易通過寶寶尿液排出體外,主要針對病理性黃疸進行治療;第二種方法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微生態藥物治療、白蛋白治療、丙球治療、魯米那和尼可剎米治療等;第三種針對嚴重病例,如ABO溶血和Rh溶血,引起的嚴重貧血,甚至水腫、心衰的病例,在臨床上采用換血療法。
聲明:本文章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僅用于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第一時間更正,謝謝!